這部戲是標準的虐殺片,國內片商命名的功力適用在這種類型電影是毋庸質疑的"好",獵人遊戲四個字讓人很清楚這部英國片的主幹。但是看完之後,讓人直接聯想的卻不是好萊塢式的虐殺片,我反而想到的是Michael Haneke的大劊人心(Funny Games)...

 

獵人遊戲的開頭幾乎跟大劊人心是一樣的,都是用公路上的鏡頭,從城市開進鄉村,也上了一條不歸路,但它不只是這樣簡單的開場,在路途中男主角打開收音機,收音機裡頭主持人與聽眾討論「教育問題」,呼應在電影的一開始Kelly Reilly的老師上課畫面。這段對話顯示出導演有意要對這個議題作文章。而主持人提到尊重,小孩上學率低以及家長需要對小孩教養負責的議題時,聽眾對主持人說這是你的問題你去解決,這段公路上的畫面重點給了聲音演出,帶出接下來將發生的事。

運用接近兩、三分鐘的開場製作群介紹,讓公路上場景的變化以及聲音帶著劇情,在Haneke的《或然率七十一》(71 Fragmente einer Chronologie des Zufalls)以及《大劊人心》(Funny Games)都有這樣的手法,獵人遊戲這種開在公路上、漂亮的鄉間情景中,卻配上很慢的弦樂器配樂,陽光柔和的照在沉睡的Reilly臉上,就像希區考克的電影一樣,反而是預告有甚麼即將發生,暗示著這趟旅程不如他們經過的情景這樣完美。

這部戲的劇情是相當嚴謹的,隨著車子開到目的地,在路途上遇到一群騎自行車闖紅燈的死小孩(伏筆),在停車的時候原本準備要停的車位卻又被別輛車先一步插進去(有駕駛經驗的人應該了解這樣是很沒水準的行為)這些小地方都在呼應開頭的那段廣播。而到了民宿,男女主角就像進入化外之地一樣,遇到一群打鬧的小孩(伏筆),男主角說了一句話。

Steve:" The child needs good..." (大概是要接著education或照顧之類的字眼)

只看打鬧的小孩忽地一巴掌被媽媽打哭(Mother : "I fucking told you!"),男女主角直盯著那個媽媽,她也橫了男女主角一眼,這個畫面很有趣。鏡頭裡頭是往這裡頭看進來的男女主角,眼神充滿驚訝(打小孩打成這樣...)無法想像這裡的人是怎麼教養孩子的。這個鏡頭巧妙地取笑了現實世界的我們,鏡頭裡的人從都市而來,女主角還從事教育的工作,衣著亮麗的兩人看著鄉下的人的教育態度感到訝異,像是看著我們。我們是如何教育我們的小孩,而這些擁有知識平常正經八百,有事沒事講葷笑話的人(鏡頭內的人)怎會如此不解世態,這個畫面巧妙的諷刺了知識份子對於教育的態度與一般人的隔閡。鏡頭的框架就像那到無形的牆擋著兩邊。

 

劇情的引爆點在英文片名的Eden Lake(幹!廢話...),想在如同世外桃源之處度假的兩人再次遇到之前的惡少,惡少趁兩人不注意之時偷了他們的車跟財物,結果男主角去討車的時候意外的誤殺了惡少的一隻狗。對惡少來說:"只有我犯人,沒有人犯我。"於是獵人遊戲展開...

老實說在這段過程中,可以說是許多用到爛的梗都拿出來了,女主角一定要酥胸半露(Kelly Reilly有臉蛋,也很有身材!),逃跑的時候總是會踏到導演放大給我們看的障礙物,殺人犯總會在一公尺以內的距離卻找不到主角,主角總是在創傷之後來個大暴走等老梗...。基本上整個劇情走向觀眾是可以自行推測的,但有幾場戲值得一提。

Kelly Reilly遇上了剛到Eden lake路邊預見的小男孩,他懇請他帶他走出森林(她曾看到她被這群惡少欺負),但這個小孩卻是惡少的爪牙,結果惡少把男女主角綁在一起準備燒死,惡少首領Brett命令那個小孩點火,若他點火他才通過進入他們團體的測驗,結果Kelly Reilly掙脫,Brett竟然把那個小孩也一起放火燒了,威脅Kelly Reilly出來救他。這個橋段是一個轉捩點,這群惡少中比較保有善良個性的Cooper看到死人開始慌了。一群作威作福的小混混,欺負人慣了,但不到那麼萬惡不赦的,看到真正兇殘的情景,就真的開始怕。

接下來,當Paige(下圖)在追捕過程中看見了Kelly Reilly,出自本性善良想要幫助她的同時,她卻呼應觀眾的期待給了他重重一擊。多麼大的一個諷刺,一個發現自己錯的小孩,想要作出彌補,但女主角(社會大眾)卻給了他很狠的一個懲罰,這令人聯想到Anthony Burgess的發條橘子,一個十惡不赦的惡棍就像這部戲的Brett一樣逞兇鬥惡,結果抓進了監獄進行精神改造,抑制了他腦袋中那條惡根,回到原本的生活環境卻被社會所唾棄。這場戲有兩個意涵,第一個就是惡少之中最惡之人總是那個使喚別人動手的,其他意志較為薄弱、心地較善良的只會乖乖聽話以博取團體中的信任,這樣的小孩本性不壞,只是一時被壞朋友蒙蔽,但又因為他們老是作為惡行的執行者,我們對他們的印象已經深深認定為惡少,故他們重生的機會反而微乎其微。另一個意涵,Kelly Reilly用玻璃插在Cooper脖子上之後,並不如一般虐殺片中,我們對於爆氣的主角的預期,她反而無助的抱著Cooper,希望能救活他。對於少年犯下惡行,我們總是非理性的想給他們狠狠的懲罰,但在非理性的舉動過後,我們又會後悔,這樣的懲罰真的正確?因為Kelly Reilly的角色對人性仍抱著希望(Cooper當時無惡意),所以他無法在復仇之後感到痛快,反而對自己的錯手殺人感到無奈,這場戲道出現代人對於青少年犯罪刑責拿捏的手足無措。

這場戲的youtube(雷很大,勿輕易嘗試)

結尾戲,Kelly Reilly終於逃了出來,但又被這群惡少的家人們救到...Kelly Reilly最後走進廁所想逃,但牆壁被封死也把最後一點求生希望給堵死。惡少的家人並非殺人犯,他們也只是一般人,然而他們知道Kelly Reilly殺了Cooper,Brett的爸爸只叫他趕緊上床睡覺,剩下的讓他來解決...

結尾戲呼應了之前那個甩小孩巴掌的那場戲,此刻惡少的父親只聽見兒子說這個女人殺了Paige(Brett的演技真的好...可憐無辜的樣子跟在樹林裡的兇狠完全不同...),眼中只有以眼還眼的想法,這場戲基本上跳脫不了虐殺片的模式,但是在劇情倒是有很深的意念,我認為導演不僅僅是在凸出這個城市人與這些鄉下人價值觀的不同,而是不理性的影響有多大。因為不理性,Kelly Reilly錯手殺了Cooper,也撞死了那個發現自己錯有多深的女孩。不理性讓這個爸爸姑息了自己的孩子,而動手殺了Kelly Reilly,我們因為不理性、一時激動、憤怒,往往會蒙蔽了我們的判斷,作出許多無法想像的事情。真的壞的人可以用虛情假意蒙混過懲罰,而有心悔改的人卻往往被人不由分說的批判到底。無法保持理性,影響我們太深了。

或許是跟好萊塢訓練出來的不同,這類型的歐洲片,如過去開創雙重人格劇情濫觴的法國片顫慄,或大劊人心這樣的電影都不會用很銳利的色彩去呈現畫面,而是會柔化畫面,或用很貼近暗色的色調去把場景的顏色自然化。在還沒有開始「灑血」之前,導演把Kelly Reilly拍的像是在原野裡漫步,有種拍藝術片的感覺。而進入虐殺場景,獵人遊戲的畫面則有點像噬血地鐵站,藉由冷色系讓森林的畫面不屬於青翠,而是冷硬昏暗充滿霧氣陽光難以進入的林地,人在林地奔跑像是在原野求生一樣。導演利用冷色調之外,畫面從地面往天空拍攝,陽光被森林覆蓋地難以進入,而從外往內的鏡頭拍攝,森林則是充滿於畫面四周把男女主角以及惡少們包圍住,象徵這個森林不只是困住被獵殺的人,犯下惡行亟欲殺人滅口的惡少也一樣逃不出森林,除非他們把這兩個獵物給作掉...

歐洲的虐殺片跟好萊塢的不同就是很敢讓女主角扮醜,Kelly Reilly在這部戲被糟蹋的程度可以跟顫慄裡面的女主角對比了,到了影片後段她已經變成泥人,但是她的眼睛真的很漂亮,不過她的裝扮倒是有點像追殺比爾二的鄔瑪舒曼(從墳墓跑出來那段)。

 

特別介紹: Jack O'Connell

史上最惡少年Brett,如果你想看英國小孩中的壞蛋,就是這傢伙了。他演出的表現十分的放,而這個角色也需要他的放。看他做壞事不用自己動手,用團體的那種信任壓力去壓迫無知、懵懂的小孩作壞,然後用影片作為證據去要脅他們再繼續作壞,這傢伙真的是壞透了。當夥伴跟他說要離開,他不由分說就給了他便當領,十秒鐘的暴力戲用盡全身力量去演,他踹著在攝影機上,攝影機都跟著搖晃,這一段戲可見他演的多麼傳神。影片最後的一場戲是給他個人秀,他看著鏡子的自己,先是把手機裡的所有影像給刪了,再自我陶醉的戴上那副從男主角身上搶來的雷朋太陽眼鏡,在他的臉上我們沒有看到甚麼表情,卻展現出無限的邪惡。

以下這場戲也是我認為很扣人心弦的一段,Brett竟然用自己伙伴的性命去要脅Kelly Reilly,果真的別人的小孩死不完,極惡之人莫過於此。Kelly Reilly在這場戲的反應也演得很出色,面對點火燒死男朋友的人即將被燒死,那種內心想要搶救的感覺十分掙扎。



總的來說,獵人遊戲以一部虐殺片的角度來看,是沒啥新意的歐洲片,但在劇情上來說,他卻有很緊湊的安排跟意涵,看完會覺得沒甚麼意願再看第二次,因為太沉重,一次就夠了。

imdb 8/10

爽度  6/1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33006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